9.11
社会实践
为了通过 “新时代社会实践” 课程,去中共一大会址进行了 “社会实践”,实际上就是拍了 10 张照片和一段口号视频来满足提交材料的要求。
细节懒得写了,开摆。
心有灵犀
社会实践结束,骑车从地铁站前往校门的过程中,恰巧遇到曹钦翔教授对向骑来。我不知道他还是否记得我,但我一定忘不了这位在转专业面试时有过一面之缘的神一般的人物,个人主页上的 1st place of NOI 2008,1st place of CMO 2009,已经不是人类了!
回宿舍后,搜到了一篇他指导的 PRP 论文 实数的康托尔构造理论在 Coq 中的形式化,学生名叫周李韬,和他一样,都是上中毕业,完成这个 PRP 的时间是大一下。最重要的是,PRP 的选题正是我在了解 Coq 后想要干的事——用 Coq 把《陶哲轩实分析》里的基于柯西列的实数构造写一遍!这就是跨越 6 年的知己啊!
根据 个人主页 可知,周学长在 HKU PL Group 读 phD,已经一作发了 3 篇 POPL,1 篇 OOPSLA,大概也是 PL 科研天花板级别了吧,此等强者,我又怎么好意思说是知己?只能仰望了!
跑
今天又提升了一点速度,明天继续!
北大未名 BBS
在水源上看了不少就业分享贴,好奇清北佬的就业情况怎么样,顺便为了观察一下其他学校的论坛氛围,于是搞到了一个北大未名 BBS 账号一探究竟(这个账号可以通过 THU, PKU 和 RUC 的邮箱注册,感谢来自 RUC 的账号支持👍)
进了论坛,发现相比水源社区,这里冷清得过分。 帖子很少;常常有帖子无人回复;没有长久更新的日记帖;用户平均年龄更大;没人整活;没有趣图楼;没有水楼(甚至闲聊的话题都很少见);鹊桥帖没有勾勾叉叉;没有贴表情功能。这些侧面当然还难以完全体现那种进入论坛后巨大的落差感。最终,也没有任何什么就业经验分享贴。在未名 BBS 搜索 “Coq”,调整时间范围到最大 1000 天,没有任何结果;但在水源社区搜索 “Coq”,有 58 个结果。难道北大还有其他神秘论坛吗?北大的学生在哪里讨论学问和技术呢?
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。
总结:北大 BBS 半死不活,清华和复旦没有论坛,只有树洞,浙的 CC98 没机会进去看。交又赢!😀